引導石企發展循環經濟和創名牌
日前從泉州市石業商會了解到,該會正式向有關方面提交材料,申報“福建省石材出口基地”——改革開放30年來,泉州石材業已形成龐大的產業規模。
泉州石材業現已形成幾個區域板塊:以惠安為主的墓碑、雕刻品,以南安為主的板材,以晉江、安溪、泉港為主的礦山加工經營,產業配套齊全。
近幾年來,泉州石材企業紛紛瞄準更大的國際市場空間,與國外貿易機構和采購商建立貿易合作伙伴關系,擴大產品的出口量和市場份額。截至目前,泉州已經有20多家企業走出國門,在境外設立加工貿易企業。
石材荒料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近幾年,泉州市石材進料、來料加工每年以3億多美元的進口量迅速增長,有效地緩解了國內荒料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壓力,促進資源的合理保護和利用。
除了資源渠道和加工經營的國際化外,泉州石材業在生產技術方面也高度國際化。多年來,泉州石材業從意大利等石材強國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大大提升了加工水平。
目前,泉州擁有各類石材生產廠家3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500多家。2007年,泉州市石材業年產值達350億元,占泉州市工業產值1/12。2007年,泉州石材業進口6.48億美元,出口16.36億美元,這兩項均占全國的1/2。
現今,泉州市石材業主要產品銷往日本、韓國、歐盟、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石材業的發展,帶動了機械制造、磨具磨料生產、包裝材料、機械維修、運輸物流、港口碼頭以及第三產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形成了龐大的產業規模。
全國石材前十強已有環球石材、高時石材、康利石材等企業入駐泉州,加上東升股份、華輝股份、溪石集團、東星石材等本土企業的迅猛發展,泉州已成為石材巨頭聚集的地方。以閩南建材第一市場為核心及新興的中閩石材商城,吸納了多個?。ㄊ校┘皣遥ǖ貐^)的礦山公司、生產企業、貿易公司,年交易額達50億元,是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石材加工貿易、原材料集散物流貿易中心。
泉州石材業在“十一五”期間的發展目標是總量超過500億元。據悉,今后泉州石材業將著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做大做好優勢骨干企業,提高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設計安裝及配套能力,發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石雕制品、異型材、仿古仿歐式石制品、墓石制品和大理石、花崗巖大板及薄板,發展與石材業相配套的產業,引導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和創名牌來提升產業集群的競爭力。
《東南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