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工業作為我國建材工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國基本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湖北石材工業在經過了十幾年的低谷徘徊之后,近3年來,其銷量已從全國的第八位上升到第五位,且資源潛力大,開發動力足,湖北石材工業正在崛起。”湖北石材工業協會秘書長劉筱文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劉筱文首先向記者介紹了湖北省石材資源的分布情況。他說,中國大理石之鄉——通山縣有上十億元的以大理石為主的礦產資源,大別山東一帶有以黃岡市花崗巖為主的價值幾十億元的礦產資源.宜昌興山縣、十堰鄖縣等地的花崗巖、砂巖、板巖和頁巖等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
劉筱文介紹說,前兩年,黃岡市對花崗巖的開采還屬于小作坊式的,年產量不超過5萬平方米,大量礦山無法開采利用。自該市通過招商吸引了一批福建、浙江等地的石材投資商后,加大了科學開采礦山的力度,小作坊式的開采就遠離了此地。
關于市場開發方面,劉筱文告訴記者,黃岡麻城市近年來已吸引25家具有桐當規模的石材生產企業入駐工業園.從業人員近4900人。2007年,全市石材企業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12億元.生產的麻城白石材系列產品銷全國各地及歐美國家。去年,僅黃岡一個地區的石材年產量就達到了1300萬平方米,占全國總產量的5%,預計到今年年底,產量將達到1700萬平方米。麻城市去年生產花崗巖約900萬平方米,占全省花崗巖產量的2/3,預計今年產量可達1300萬平方米。
劉筱文說,整個湖北石材市場的銷售主要是依靠在當地投資的福建投資商建立的傳統營銷網絡,及生產企業的自行消化。蘄春縣一家投資公司去年生產的70多萬平方米花崗巖全部為公司自己投資所用,今年該公司將擴產到160萬平方米,并還有繼續擴大生產的計劃。
在談到湖北省石材工業的市場前景時,劉筱文說,隨著各地市政建設步伐的加快,加之石材工業本身的技術革新和規模的不斷擴大,湖北石材市場前景十分看好。湖北石材工業要在保讓傳統產品的基礎上,向深加工領域發展。
劉筱文舉例說,黃岡市團風縣但店鎮生產的墓碑石荒料在20多年前就出口日本,產品供不應求,但是該鎮的經濟卻一直沒有發展起來。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該鎮的石材產品沒有進行深加工就直接出售,昕以經濟效益很低。現在但店鎮有了自己的深加工企業,一塊墓碑石的價格可以賣到幾千元,甚至幾十萬元。由此可見,石材企業的發展一定要抓好深加工這個領域。目前,我國墓碑石的市場需求量大,市場供應卻不足.升值空間很大,如果將開采的扳巖或頁巖荒料深加工成石獅、墓碑石等產品的話.其前景非常廣闊。
劉筱文強調,石材市場,我們不僅要注重國內市場的開拓,還要注重國際市場的開拓,因為板巖、頁巖的市場主要在國外。隨著我國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湖北石材工業若抓住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在近幾年內必定有一個跨越式的發展。
來源:中國建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