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拋光面主要呈現出油脂光澤,且帶有較弱的蠟狀光澤,個別可呈玻璃光澤,質地細膩。而葉蠟石具有比較明顯的蠟狀光澤,且結晶顆粒較粗,呈片狀定向排列;而滑石結晶顆粒較粗,為細粒至粗粒結構,遠沒有壽山石的結晶顆粒細小。用放大鏡檢查壽山石,可以看到條紋構造,細密有秩,并無糾結,起伏也不大,通常被稱作“蘿卜絲紋”,是田黃石的重要依據;即使是斷口處也呈現光滑的貝殼狀,沒有參差不齊的明顯斷紋。屬葉臘石種?
印石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戰國到西漢時期,就有偶用滑石制印。但石質粗劣……。古代璽印是以實用為主,因而多采用質堅耐久的銅、玉為印材。
元末,著名畫家王冕偶然發現花乳石(蕭山石、麗水石?)可制印,這可說是石材躋身藝術之林的開始。到了明代中葉,文彭于意外中青田凍石,試著自刻印章,效果很好,從此就在文人中興起了篆刻藝術。印石較為知名的有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