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四川的泉州人,在這次地震中,遭受重大損失,有人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但幸存的人不僅堅強面對災情,還自發投入到賑災救災中,演繹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昨日,海都紅十字志愿者在成都聯系上了部分泉州老鄉,面對面傾聽他們的講述。
連夜“搶”出100名災區學生
聽說乘客是福建泉州來的,一名成都的哥向海都志愿者說起他從廣播聽到的這件感人事。
14日下午,成都南安商會張躍前會長從成都市救災指揮中心獲悉,有數百名學生被困在都江堰青城山,如不及時轉移,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我們都有車,可以開車進去把孩子們接出來啊。”一位商會會員的提議很快得到在場人的響應,所有人都報名前往。當天夜里10點多,30名在成都經商的泉州鄉賢,開著30輛小車,還雇了一部大巴車,“泉州號”車隊連夜從成都市區駛往60多公里處的青城山。
面對志愿者的求證,一名商會會員說,現在想起那晚的情景,都感到有些腳軟。“一些地方路塌了,只能容納一部車通過,不時有石塊從山上滾落到路面上,有時就在離車子幾米處。”有幾次,大家被險情嚇住,差點不敢進去。但想想被困的學生,沒人把這種念頭說出來,“那種時候,時間就是生命啊。”。
被困的是青城山一所工業學院的學生,到學校時已是深夜,拉上人就走,當他們把這100多名學生拉到成都市區時,已是次日凌晨3點。
商會成了 泉州老鄉的家www.www.dechunwater.cn
據悉,在四川的泉州鄉賢有6萬多人,其中在都江堰、綿竹等重災區的估計有數百人,這些鄉賢大多在當地辦企業,或開店經營石材、五金、水暖等產品,大多人在城里,少數在鄉鎮上。
成都海泉機電有限公司的王四海總經理,是成都南安商會的副秘書長,他就接待了一批21人的泉州籍災民。15日,有21名從綿竹逃出的安溪參內巖前村村民,來到成都后無處可去,連吃飯的錢都沒有,情急之下向成都南安商會求助。這21人中,有幾名還是小孩。王四海將他們接到商會,安頓在酒店住了兩天兩夜,所有費用都是成都南安商會承擔。兩天后,同一個家族的21名村民聯系上了成都的一名親戚,才由這名親戚接走,現在,他們還住在成都市區。
每戶5000元安置川籍員工家屬
來自南安的企業家潘小川,在這次地震中遭受數十萬元的損失。企業300多名員工中,大多數是四川員工,其中也有來自災區的員工。至昨日,他已接待員工親屬20多戶,并個人給他們每戶發放5000元,用于臨時安排生活。
連續幾天,由成都南安商會籌集到的物資,已分批次運往災區。這些物資,有方便面、面包、礦泉水等食品,以及帳篷、服裝、鞋子、藥品等物資,共15車,價值120多萬元。就在昨天,南安藍貓體育公司成都辦事處就拉了一車價值13萬元共2090雙的運動鞋到北川災區去,這已經是這家企業第二次往災區運送物資了。當地災區現在最緊缺的就是食品和帳篷、藥品等,在四川經商的泉州許多鄉賢,還自發組織起來捐款,然后統一到成都采購緊缺物資運往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