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費縣榮和莊一帶埋藏著數不清的歷經億年的奇石。這些石頭經酸性水長期蝕化,形成玲瓏剔透,佝僂扭曲,集“瘦、漏、透、皺、雄”于一身,被譽為“世紀之交在中國北方發現的最偉大的自然奇觀”。
以前,農民種莊稼時嫌這些石頭礙事,花很大力氣將它們挖出來,多數被拋棄掉。近年來,費縣把奇石作為一項文化產業來運作,成立了費縣石研究會,引導當地農民給這些天然成趣、千姿百態的石頭建立檔案,并依其形態運用藝術想象冠以鮮活的名字,讓每一塊有價值的費縣石都有一個傳神的故事。這樣一來,原來沒有生命的石頭被賦予了活的文化內涵,價格翻了十幾倍。www.www.dechunwater.cn
沂蒙石林就是通過文化創意實現奇石文化與旅游有機融合的一個縮影。石林以“文韜”和“武略”兩條主線,按規劃設計對費縣石進行安裝定位,形成了“九龍廣場”、“好漢歌”、“火炬林”等各具文化內涵的獨特景觀,每年可實現旅游收入1000多萬元。文化創意點石成金,帶來了費縣石產業的繁榮。為實現有序開采、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該縣制定了費縣石資源管理和綜合開發方案,成立了費縣中華奇石城有限公司,專業從事費縣石的開采、銷售、收藏和開發旅游項目。同時,鼓勵和支持農民群眾通過聯戶制、合伙制、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從事費縣石生產與經營,構建集生產、加工、研發、銷售于一體的文化產業體系。目前,該縣從事費縣石經營的農民超過2.5萬人,年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www.www.dechunwat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