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西省國土資源廳獲悉,江西省今年要開展“礦產資源整合年”活動,加快推進整合工作,繼續推廣礦產資源開發整合的“六種模式”促進礦山開發合理布局。
江西省以重要礦種、重點礦區為基礎,以礦業權為紐帶,推廣該省礦產開發整合的“六種模式”。這六種模式是:一是大型企業整體收購模式。對小礦集中區,采取引進大公司收購控股的模式。2003年,修水縣政府在省政府的直接幫助下,引進中國五礦總公司,整體收購了該礦區范圍包括3個采礦權人在內的11個采、選企業,組成江西修水香爐山鎢業有限公司。二是股份制聯合改造模式。金山金礦及周邊石塢、朱林西、雷高塢等4個礦區整合為一個由中國黃金、金山金礦、江銅和江西有色地勘局以股份制形式聯合組建金山礦業集團。三是收購退出模式。自2002年始,對富家塢銅礦、大茅山銅礦進行了破產處置,對富家塢硫鐵礦、馬形山銅礦和德興市銅都礦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硫銅礦予以關閉,由江銅公司統一規劃開采。四是國有資產整體劃轉模式。2005年,贛州將全市所有的88個稀土礦采礦權統一作價入股形式組建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五是規劃優先,市場配置資源模式。南昌梅嶺風景區為中心的西山地區,采石場達49家。到2005年該地區所有采石場全部關閉。新設采礦權一律公開出讓,整頓后通過采礦權招拍掛,公開出讓4家大型采石場。六是優勢企業集中模式。資源整合前,贛州市有螢石采礦權78個。贛州市政府規定,一律停止新辦螢石采礦許可證,對現有螢石資源開展整合,整合后全市螢石采礦權保留61個。 www.www.dechunwater.cn
專項整治、整合,將做到五個“明顯”,即礦業開發布局明顯合理,一個礦區原則上只設置一個采礦權,切實解決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等問題;礦山開發格局明顯優化,促使礦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形成以大型礦業集團為主體、大中小礦山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開發利用水平明顯提高,共生、伴生礦產得到綜合利用,廢石、尾礦等固體廢物二次開發;礦山安全生產狀況明顯好轉;礦山生態環境明顯得到改善,重點礦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