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五蓮,遠近聞名。60多年咬定青山不放"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關鍵詞:生態經濟
事件:山鄉鯉魚躍出國門
今年3月底,五蓮縣戶部嶺水庫海匯養殖場的32噸活鯉魚卻通過層層檢疫,跳出國門游入日本市場。
超然躍過“綠色壁壘”的法寶,是過硬的質量標準。鯉魚養殖過程中,從水質、魚苗、飼料到整個喂養過程,都按照嚴格的標準化養殖規程操作。正是依靠過硬的“綠色品質”方敲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也使五蓮成為目前中國大陸惟一向日本出口活鯉魚的地區。
背景:
作為全國生態農業建設先進縣,五蓮立足生態優勢,以建設半島城市群“菜籃子”為目標,摒棄高消耗、高投入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積極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建設生態循環農業。
該縣健全完善農業質量標準體系和檢測體系,制訂了涵蓋全縣主要農作物的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50余項,創建省級以上標準化示范基地16處,無公害產品面積占到總種植面積的60%,37個農產品獲得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證,遠銷美、日、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2005年我省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以來,五蓮已收獲5次100%!
依托生態優勢開發建設的五蓮山風景區,先后獲得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游區和國家生態旅游試驗示范基地三塊“金字招牌”。青山綠水還引起了外資的垂青,在國家2A級旅游區大青山,加拿大客商投資建起了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每年吸引眾多國外游客前來休閑度假。據統計,全縣每年可接待游客4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業收入過億元,“半島城市群后花園”魅力初現。
關鍵詞:綠色招引
事件:“吃垃圾”項目更“吃香”
投資2.5億元的鑫恒基塑膠項目,以樹木枝葉、植物秸稈、殘次林木為原料生產木塑產品,年可消化秸稈、枝條、樹葉3萬噸;
投資1.2億元的雅美特新型陶瓷建材項目,以石材鋸泥和廢棄礦砂為原料生產新型建材,每年能“吃掉”鋸泥5萬噸、廢棄礦砂12萬噸。
如今在五蓮,一批專門轉化各種垃圾、廢棄物的“清潔工”項目成為招商引資中的“貴客”。
背景:
對招商項目和現有企業新、改、擴項目,五蓮縣設置“綠色門檻”,嚴格執行環評一票否決制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并把資源共享、節能降耗、集約利用土地和產業銜接作為重要參考,從源頭上杜絕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上馬。近三年,縣內新、改、擴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與“三同時”執行率保持在100%,先后有150多個、總投資30多億元的不良項目被拒之門外。
利益于“綠色招商”理念,一大批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綠色項目”、“增綠項目”、“吃垃圾”項目紛紛落地。投資6.4億元的香港遠大太陽能光伏科技、投資3.2億元的萬發生物能發電已簽訂協議;投資1.5億元的綠色莊園葡萄酒項目主體已經完工。
而在已建成投產的臺灣億豐(五蓮)木制窗簾公司車間內,聽不到震耳欲聾的噪音、看不見冒著黑煙的煙囪,甚至連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廢氣都收集后,連同邊角廢料實現循環利用,而它的遠期“綠色效益”更可觀---可以帶動發展豐產林2多萬畝。
關鍵詞:產業“蛻變”
事件:“五征”三登“中國頂尖企業榜”
日前,全球著名商業雜志《福布斯》中文版發布2008年“中國頂尖企業榜”,推出了兼顧規模與效率的100家大型企業典范。山東五征集團連續第三年上榜,在100家頂尖企業中總排名第60位。
一家從被視為“夕陽產業”農用車產業起步的山區民營企業,緣何得以在強手如林的競爭國脫穎而出?“秘密武器”只有4個字“科技創新”。
背景:
投資3億元建成汽車研發基地、高薪聘請3位留美汽車專業博士、推出多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產品……近兩年的一系列“大手筆”,昭示著“五征”發展戰略在經歷多年外延式擴張之后的新選擇: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內涵式發展。
而在“五征”背后,200余家縣內配套企業也正奮力從農用車行業向汽車行業攀升。
通過優質項目、先進技術、高端人才的引進,加快傳統產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最終從粗放型走向高精化發展“化繭成蝶”的,不惟車輛制造業。
該縣紡織業龍頭華龍紡織公司三年投資1.8億元,新上373臺國際先進的無梭織機,產品利潤大幅提升,跨入全國行業30強。
曾因環境污染面臨“生死抉擇”的石材產業,通過 “鐵拳”治污,以技術革新促進資源整合,資源利用率由30%提高到90%以上,整個產業邁向規模化、清潔化生產軌道。
與此同時,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興企業快速成長,百亮眼鏡成為江北最大的樹脂鏡片生產基地,泰山民爆成為全國第二、江北最大的雷管生產企業,斯比凱可公司、丹納赫公司則分別成為亞洲最大的黃原膠和高檔手工工具生產企業。
青山綠水之間,一個以先進加工制造業為主體的生態工業體系已在五蓮群山間呼之欲出。
來源:中新山東網日照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