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土耳其、埃及等地的十幾名石材客商,來到地處南安市水頭鎮的閩南建材第一市場謀求商機。市場內經營的一千多"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據了解,南安是全國惟一的“中國建材之鄉”,經過近年來的迅猛發展,目前已形成國內最大的石材產業集群,并且是全國最大的石材加工貿易基地和石材循環經濟產品生產基地。目前,南安擁有石材企業1500多家,石材年產量、出口額均占全國石材年產量、出口額的50%以上。去年,該市石材工業總產值達186.7億元,成為該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源和支柱產業。
石材大市場撐起大產業
“世上有啥石頭,在南安都能買到。”這是國內外石材客商對南安由衷的評價。近幾年來,隨著南安石材產業的高速發展和閩南建材第一市場“虹吸效應”的日益顯現,該市已成為匯聚世界名石、奇石的“石材大超市”,挪威紅、南非紅、印度紅、蜀金白、瑪瑙紅、粉蝶石等世界知名礦石在南安隨處可見,異彩紛呈。
作為輻射全球的石材集散中心,閩南建材第一市場囊括了目前世界上注冊的1000余種石材品色,入駐的國內外經銷商有600多家,異型石、工藝石、板材等各類石材產品琳瑯滿目、一應俱全。在此基礎上,該市還投入巨資擴建大板市場、展館及配套設施,使“閩南石市”成為涵蓋國際石材工業所有類別、品種和花色,集展示、交易、配套加工、大型倉儲、電子商務于一體的世界最大石材物流中心。市場年交易額超過30億元,為全國首家以批發石材為主的“五星級建材市場”。
依托強大的產業集群和石材市場的效應,憑著愛拼能贏的精神,南安已有21家石材企業攜資金、技術和經營理念的優勢走出國門,在埃及、坦桑尼亞、西班牙等國家設立公司或辦事處,敢為人先地搶灘前景廣闊的國際市場,與國外客商做起“面對面”的生意,石材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國際化合作帶來的優勢互補和雙贏效應已開始顯山露水。
引進新成果搭建大平臺
南安早期的石材生產工藝較為簡單,產品單一,以加工石板、條石為主。近年來,南安依托石材支柱產業資源,通過市場、基地和產業的良性互動發展,積極培育壯大石材產業集群,并大力引導企業加大技改力度,引進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的先進石材加工設備,創新科技成果280多項,提高石材產品質量和檔次,使新產品不斷開發涌現,產值不斷攀升。
南安還以石會友,廣交客商,搶占市場。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自1999年5月舉辦首屆活動以來,辦展水平、影響力、帶動力和輻射力不斷提高,“石博會”現已成為中國石材行業大規模、高層次、高規格的國際性、專業性展會,成為世界石材產品展示、交易、輻射的窗口,成為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物流等生產要素集聚和整合的平臺。去年11月舉辦的第八屆“石博會”就簽訂購銷合同1025個,貿易總額48.16億元。
技術大革新唱響“循環”曲
為解決該市石材產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環境保護問題,近年來,南安大力實施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雙贏的發展戰略,努力尋求破解妙方,先后打出一系列發展石材循環經濟的“組合拳”。
為加快石粉、碎石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南安市財政每年撥款100萬元,建立石粉、碎石綜合利用發展專項基金,用于扶持石粉、碎石綜合利用企業。并推行“科技聯姻”,與同濟大學共同組建建筑材料技術開發中心,深入開展技術攻關,成功實現變廢為寶。該市還大力引導石材企業向工業集中區聚集,并加大執法巡查力度,對達不到環保要求的企業堅決采取停電停產措施。與此同時,該市積極引導石材企業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提高準入標準,將新建石材企業最低總投資提高到3000萬元。
目前,該市以國能、萊特、通盛、泉堡建材為代表的企業,利用石粉生產空心磚和加氣混凝土砌磚;以鵬翔崗石、廣泰祥崗石等為代表的企業利用石粉生產人造大理石,年消耗石粉110萬噸;以萬靈石材、南星大理石為代表的企業生產石材馬賽克石材工藝品,年可利用碎石100多萬噸。目前,該市石粉、碎石利用率已超過60%,成為國內最大的石材循環經濟產品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