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殖民地早期,幾乎所有石板瓦都從北威爾士進口。直到1785年,第一家商業性板巖采石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開張。不過規模很小,僅能供應當地市場需求。十九世紀中葉,美國發現了豐富的石材資源,加上人口快速增長,住房需求量增加,采石技術進步,鐵路交通發達,使板巖采石業飛速發展。促使板巖業走向成熟的還有兩個因素:移民到美國的威爾士板巖工人和建筑模式體例書的傳入。南北戰爭后,板巖生產急劇增加。佛蒙特州,紐約,維吉尼亞,賓夕法尼亞等地區采石場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1876年,板巖瓦進口飽和,美國變成凈出口國。中國石材網
1897年至1914年,美國板巖瓦業的數量和產值達到頂峰。1899年,13個州中有200多個板巖采石場,賓夕法尼亞州是歷史上最大的生產者。1915年,美國板巖瓦業開始衰落。原因包括板巖制造和安裝熟練程度下降,出現有競爭力的替代產品如瀝青油氈等,它們可以大量生產,運輸和安裝費用比板巖低。直到最近,隨著歷史保護意識的流行,板巖自身的優越性等,板巖又開始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