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該縣各個工業片區,寬敞平坦的水泥路,規劃合理的廠區,寬敞的廠房……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
工業發展思路的新跨越
“蘆山工業在歷經產業單一的陣痛后,痛定思痛,認識到沒有工業經濟的先行突破,就沒有縣域經濟的整體突破。于是,縣委、縣政府開始調整工業結構,搭建投資環境,逐漸形成產業集群,工業開始慢慢復蘇。”該縣協助分管工業的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羅濤說。
過去,蘆山工業以“三頭”(石頭、水頭、木頭)為主,特別是石材工業收入占了財政稅收的一大半。但自然資源必定有限,隨著石材工業的驟然萎縮,靠石材工業支撐的蘆山縣域經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面對嚴峻的形勢,“十五”時期,蘆山立足實際,確立“充分利用縣外資金、資源和市場,加快發展水電工業,改造提升高載能工業,大力發展普通工業”的思路,以投資為載體,加強項目爭取工作;以集中區為依托,搭建工業發展平臺;以招商引資為重點,提升工業發展實效;以企業為主體,調整工業經濟結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優化工業經濟結構的同時,蘆山立足現實,按照“硬件不足軟件補”的發展思路,以強化服務為抓手,傾力打造最佳投資軟環境。調整充實對外開放領導小組,完善“一站式”服務,及時受理企業投訴,提高辦事效率;成立外來投資企業家協會,實行企業評議政府窗口部門制度,不斷提升“誠信蘆山”品牌形象;完善縣級領導和部門聯系企業制度,確保鄉鎮、部門隨時為企業排憂解難;向外來投資企業法人代表核發外來投資證和收費明白卡,依法保護外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實施激情服務、坦誠服務、友情服務、換位服務、透明服務、規范服務、跟蹤服務和全程服務,積極協調企業用電、融資問題,強化村企和諧共建工作,努力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從2002年到2006年,短短的四年間,先后有100多家各類企業落戶蘆山,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30家,為了給落戶蘆山的企業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蘆山按照“優化資源、合理布局、強化配套、做長產業鏈”的要求,抓園區平臺建設,大力發展醫藥、機械、食品、輕紡等一般加工工業,集中精力引進并抓好查氏集團紡織印染基地等一批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有一定核心技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充分吸納了城鄉勞動力。
目前,蘆山已初步形成了水電、高載能、普通工業三大支柱產業的基本雛形,增強了經濟發展的后勁和抗御風險的能力,使工業經濟呈現出了新的景象。
工業規模實現新跨越
規模經濟是工業經濟靚麗的名片。蘆山縣分管工業的副縣長漆家華對此認識更深,近兩年來的高效能招商,使蘆山的工業規模逐漸壯大。按照“以線為主、以點為輔、點線結合、帶狀分布”的總體規劃,該縣加緊了以省道210蘆山段為主線,以飛仙、蘆陽、向陽、苗溪四片區為產業集聚點的工業走廊建設。
同時,依托飛仙關產業集聚點,大力發展制造、加工產業;依托蘆陽產業集聚點,大力發展輕紡針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依托向陽產業集聚點,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產業;依托苗溪產業集聚點,大力發展化工、高載能產業。此外,該縣加強對工業集中區整體形象的規劃、宣傳和推介工作,加快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和落實企業落戶集中區優惠政策,促進產業集聚和工業布局的進一步優化;建立健全工業集中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有效整合集中區管委會和招商局職能,為企業及時提供政策、人才、技術、產業等實用信息和優質服務,積極助推企業發展壯大。驅車從雅安城區出發,大約20分鐘左右,就可進入蘆山境內。蘆山縣曾為擁有稅收占全縣財政收入大半以上的石材工業而倍感驕傲,但隨著石材工業的驟然萎縮,靠石材工業一枝獨秀支撐的縣財稅收入陷入了低谷。2002年以來,蘆山審時度勢,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推進縣域工業發展的中心環節來抓,取得了“工業強縣”的實質性成效。2006年,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4億元,同比增長34.6%,增幅排全市第一位。在短短的幾年里,蘆山工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
如今,在該縣各個工業片區,寬敞平坦的水泥路,規劃合理的廠區,寬敞的廠房……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
工業發展思路的新跨越
“蘆山工業在歷經產業單一的陣痛后,痛定思痛,認識到沒有工業經濟的先行突破,就沒有縣域經濟的整體突破。于是,縣委、縣政府開始調整工業結構,搭建投資環境,逐漸形成產業集群,工業開始慢慢復蘇。”該縣協助分管工業的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羅濤說。
過去,蘆山工業以“三頭”(石頭、水頭、木頭)為主,特別是石材工業收入占了財政稅收的一大半。但自然資源必定有限,隨著石材工業的驟然萎縮,靠石材工業支撐的蘆山縣域經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面對嚴峻的形勢,“十五”時期,蘆山立足實際,確立“充分利用縣外資金、資源和市場,加快發展水電工業,改造提升高載能工業,大力發展普通工業”的思路,以投資為載體,加強項目爭取工作;以集中區為依托,搭建工業發展平臺;以招商引資為重點,提升工業發展實效;以企業為主體,調整工業經濟結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優化工業經濟結構的同時,蘆山立足現實,按照“硬件不足軟件補”的發展思路,以強化服務為抓手,傾力打造最佳投資軟環境。調整充實對外開放領導小組,完善“一站式”服務,及時受理企業投訴,提高辦事效率;成立外來投資企業家協會,實行企業評議政府窗口部門制度,不斷提升“誠信蘆山”品牌形象;完善縣級領導和部門聯系企業制度,確保鄉鎮、部門隨時為企業排憂解難;向外來投資企業法人代表核發外來投資證和收費明白卡,依法保護外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實施激情服務、坦誠服務、友情服務、換位服務、透明服務、規范服務、跟蹤服務和全程服務,積極協調企業用電、融資問題,強化村企和諧共建工作,努力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從2002年到2006年,短短的四年間,先后有100多家各類企業落戶蘆山,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30家,為了給落戶蘆山的企業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蘆山按照“優化資源、合理布局、強化配套、做長產業鏈”的要求,抓園區平臺建設,大力發展醫藥、機械、食品、輕紡等一般加工工業,集中精力引進并抓好查氏集團紡織印染基地等一批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有一定核心技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充分吸納了城鄉勞動力。
目前,蘆山已初步形成了水電、高載能、普通工業三大支柱產業的基本雛形,增強了經濟發展的后勁和抗御風險的能力,使工業經濟呈現出了新的景象。
工業規模實現新跨越
規模經濟是工業經濟靚麗的名片。蘆山縣分管工業的副縣長漆家華對此認識更深,近兩年來的高效能招商,使蘆山的工業規模逐漸壯大。按照“以線為主、以點為輔、點線結合、帶狀分布”的總體規劃,該縣加緊了以省道210蘆山段為主線,以飛仙、蘆陽、向陽、苗溪四片區為產業集聚點的工業走廊建設。
同時,依托飛仙關產業集聚點,大力發展制造、加工產業;依托蘆陽產業集聚點,大力發展輕紡針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依托向陽產業集聚點,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產業;依托苗溪產業集聚點,大力發展化工、高載能產業。此外,該縣加強對工業集中區整體形象的規劃、宣傳和推介工作,加快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和落實企業落戶集中區優惠政策,促進產業集聚和工業布局的進一步優化;建立健全工業集中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有效整合集中區管委會和招商局職能,為企業及時提供政策、人才、技術、產業等實用信息和優質服務,積極助推企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