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受到俄羅斯新政策的影響。1月15日,俄羅斯通過的禁止外國人在俄羅斯境內從事零售業的法令開始生效,從4月1日起,外國人被全面禁止在零售攤位和市場從事零售工作。彭洪麟所在的公司在俄羅斯的巴爾瑙爾和新西伯利亞市各有一個經銷處,受外國人不能從事零售業政策的限制,他們只能通過當地的批發商銷售石材,零售市場被這些批發商壟斷,失去了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的優勢。
第二,運輸環節增多,成本加大。彭洪麟介紹說,新疆與俄羅斯沒有開通陸路口岸,石材出口到俄羅斯必須先運到哈薩克斯坦,再轉運到俄羅斯,運輸成本增加,石材價格相應也有變動。而當地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不易接受產品漲價。同時當地的石材批發商出于利潤最大化考慮,對利潤率低的產品不積極銷售。根據俄羅斯國家海關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俄進口石材產品主要用于供應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占進口總量的47%。盡管這些地區是俄羅斯最大的進口石材接收地,但對進口產品的消費量依然有所下降牞與2005年相比,2006年的消費量下降了1.5%。
第三,俄羅斯居民的高檔消費心理也是左右石材銷售量的一個因素。近些年,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復蘇,居民消費水平在提高,對中、高檔商品需求在增加。反映到石材上,俄羅斯對中、高檔石材需求量增加,對低檔石材需求量在下降。俄羅斯政府也比較重視中、高檔石材的消費,在大型政府采購時都會派專業人士到中國選擇中、高檔石材。彭洪麟透露,新疆更多的是生產低檔石材的企業,中、高檔石材出口能力有限,滿足不了俄羅斯的消費需求,出口量自然受到影響。
第四,俄羅斯的消費習慣往往是采購商繞道新疆,去生產石材歷史較為悠久的中國內地采購。彭洪麟介紹,俄羅斯居民很早就認可中國內地的商品,對中國的傳統商品情有獨鐘,他們的消費習慣也使他們認為在中國內地才能采購到中、高檔石材。內地的中國紅、中國黑、中國綠等石材系列出口歷史悠久,俄羅斯已經形成習慣消費,購買石材總是去中國內地。
彭洪麟介紹說,廣匯石材在建材領域還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公司擁有花崗巖礦山10余座,地質儲量達2.2億立方米,以生產中、高檔石材為主,公司產品于2004年打入俄羅斯市場,像“天山蘭寶”、“天山翠”、“新疆紅”、“雙井紅”等系列產品受到俄羅斯用戶的喜愛。然而,受以上這四個因素的影響,從一月到現在廣匯石材共出口俄羅斯1500平方米的中、高檔石材,與去年同期持平。盡管在新疆的石材企業中,出口石材到俄羅斯達到這個出口量的企業并不多,但是,這與廣匯石材每年60萬平方米的生產能力遠不匹配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