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0元包車回家看父親
昨天一早7時30分,楊曉元夫妻和舅子一起包車回到老家衡陽衡東縣西石村。出租車司機見到老鄉,開價300元,楊曉元歸家心切,一口答應了。他和妻子還有2位舅子其實前天就從廣州乘火車到衡陽,準備回家看望生病的父親和過春節。不過由于列車到衡陽已經是下午6時多,而從衡陽到家里還得3~4個小時。楊曉元怕司機晚上路黑耽誤路程,因此他臨時決定在衡陽住一晚早上一早才回家。
經過將近4個小時的顛簸,楊曉元終于回到老家,見到躺在病床上的老父親。他對記者說,母親早在1988年就去世了,家里共有7兄弟姐妹,對上有2個哥哥,四個姐姐。父親今年70歲,醫生診斷是食道癌。聽到這個消息,楊曉元特別心痛,他說父親正是該享福的時候,沒想到卻得了這個病,他一定想盡辦法讓父親康復。楊曉元的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前兩天就已經回家了,還有兩個姐姐在廣州打工,要本月21日才能回來。兄弟姐妹們摟作一團,盡情發泄想念的情緒。過了一會兒,哥哥姐姐們領著楊曉元進去房間看病情嚴重的父親。
從給自行車磨光到賣豬肉
回憶起創業之路,楊曉元說小時候家里很窮,家鄉根本不通公路。為了修路,有些村民捐出多年的積蓄,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有時連飲水都成了困難,經常要排隊等水,一等就是1個小時。
楊曉元1973年出生,讀書到初二就輟學了。1990年,楊曉元17歲來到廣州打工,當時他的姐姐和姐夫都在自行車廠里工作,姐夫介紹他到自行車車間負責磨光,每月的收入大概300元。一般的時候每天工作8個小時,但加起班來就得10多個小時連續開工。300元的收入對于當時南下打工者來說屬于中等水平。
做了3年到1993年,楊曉元看到廠里比較高級的技術工工資也就500元左右,他覺得這樣做下去沒有什么出路,于是準備做生意。做什么呢?沒有任何技術特長的楊曉元覺得還得靠熟人帶,于是他帶著全部積蓄5000元回到衡陽市跟大哥和二哥賣豬肉。
10萬元投入做石材生意
楊曉元笑著說,做生意的收入肯定比打工高。1994年~1997年那時收入比較好,每月的收入在1000多元,生意最好的時候可以賺到2000多元。但從1997年開始,賣豬肉的人越來越多,生意不好做。雖然大哥和二哥仍然留下來賣豬肉,他卻萌生了去意。
2000年他去了昆明,因為他的表哥在那邊做皮鞋生意,那時流行定做皮鞋,他就跟表哥學做皮鞋。然而過了一年多,定做皮鞋行業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光他們那條街就出現了10多家。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不過楊曉元已經積累了自己第一個10萬元。2002年春節,大哥的女婿問楊曉元有沒有興趣做石材生意,但起碼要10萬元啟動資金。楊曉元到廣州做了一個月市場調查,把市場突破口放在金剛石材上。在從事石材生意的4年里,楊曉元經歷過被廠家騙,產品以次充好,也經歷過人家欠債不還而告上法院。現在還把生意做到福建一帶,他說前兩年剛起步的時候每年收入7萬~8萬元,現在客戶多了每年可以掙到10多萬元。
www.www.dechunwat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