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就與國際接軌,不斷"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起步就與國際接軌,不斷學習,才有了今天的萬里石。‘與對手聯盟’是這些年來我們迅速做大的法寶之一。”廈門萬里石石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里石”)董事長胡精沛談起企業這幾年的發展經驗時一臉驕傲。
運用“與對手聯盟”這一法寶,萬里石新近的收獲是與業內頂級公司意大利FIN-STONE展開了深度合作。這無疑離其心心念念的“打造全球化企業”又近了一步。
借力“石材豪門”
萬里石與意大利FIN-STONE公司的合作始于一年前,經過一年的磋商,上個月雙方已簽訂了相關協議。
據萬里石總經理鄒鵬介紹,萬里石將把在翔安的兩個下屬公司———廈門萬里石板材有限公司和廈門萬里石工藝有限公司吸收合并,然后再與意大利FINSTONE公司做進一步整合,目前公司已經初步建立了一個法人治理機構。
意大利素有“石材王國”之稱,其石材產量、進出口額長期居世界首位。尤其是近100年來,意大利一直壟斷著天然石材的國際貿易,其石材產品的質量和相關的開采加工設備當屬世界一流。
在這樣的背景下,與FINSTONE公司的聯姻,被萬里石看作是一個提升自己的絕佳機會。“FINSTONE公司在近一個世紀構筑的原料資源優勢和市場網絡,對于創業僅10年的萬里石來說無疑極具吸引力。”鄒鵬表示。
近幾年,由于中國、西班牙、印度、葡萄牙和巴西等國家石材業的興起,意大利失去了許多市場份額,“石材王國”的地位面臨威脅。與此同時,我國石材工業發展迅速,目前,年產量已超過千萬噸,成為僅次于意大利的第二個石材生產國。
其中,廈門向國際石材加工貿易中心轉變的趨勢日漸明朗,因此倍受國外石材巨頭的關注。目前,廈門口岸的石材出口占全國的60%,進口占全國的50%以上。來自印度、巴西、西班牙等國的石材品種,大多是從廈門口岸入境。而廈門出口的石材產品中,有1/3原料是來自其他國家。
“如此蓬勃的發展態勢,自然吸引了意大利石材公司前來設廠。‘資源+加工+市場’,萬里石與FINSTONE公司要做一次全球范圍內的產業鏈整合。整合后,我們的石材配送、銷售數量可達每年150萬噸以上,躋身于世界最大的石材集團行列。FIN-STONE公司的先進設計工藝、制造基礎加上萬里石的本土人才,必將促進萬里石的大發展。”對于這次強強聯手,鄒鵬躊躇滿志。
國際化不遺余力
早在萬里石成立之初,公司就確定了面向國際市場的發展戰略,將國際化作為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實力的最重要途徑。在公司高層看來,“走出去”和“請進來”是一個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兩個翅膀。
胡精沛以意大利為例,向記者闡述了“走出去”的重要性。“盡管最初意大利是依托自身資源發展起來的,但卻很早就實施了向海外擴張的資源戰略。正是有雄厚的資源儲備做保障,才成就了一個300年的石材王國。”
萬里石的境外擴張之旅始于2003年。當時,萬里石總資產達人民幣2.5億元,凈資產5000多萬元,連續幾年出口創匯總量名列國內同行業前茅,境外擴張的“萬事”皆已具備。
2003年,萬里石邁出國門,與全世界最大的花崗巖開發和銷售公司南非馬林公司合資在南非設立了石材加工廠,這是我國石材行業在境外設立的第一家加工廠。此番合作,萬里石占60%股份,實現控股經營。萬里石從國內輸出機器與技術,南非則提供豐富的石材資源,產品則全部銷往日本和歐美。
2004年,萬里石又與美國東方公司合資成立了廈門萬里石板材有限公司。該公司是萬里石集團最大的工程石材加工基地,下設花崗石工廠、大理石工廠、條板工廠、異形工廠、臺面板工廠等5個分廠。
今年3月,萬里石在北非、南非、印度投資開發三片礦山,這些礦山以合資的方式與海外廠商聯合開發,目前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可以說,萬里石同時在北非、南非、印度布局,觸角直指石材業的支撐性資源,力度之大,在石材業內頗為少見。對此,胡精沛坦言,到海外開發礦山,既是著眼于經濟的考慮,更兼具戰略意味。
“事實上,萬里石的擴張還有另一個層面的考慮,就是建立一個全球化的石材企業。‘走出去’控制礦山是石材企業國際化的必經之路。因為全球化的石材企業必須具備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的能力,必須從依托本地資源過渡到依托全世界的資源。”公司高層人士向記者表示。
與對手結盟謀多贏
在萬里石高層看來,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與中國許多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一樣,走向國際市場是中國石材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于是,成為全球化企業成了萬里石的發展目標。
“在國際舞臺上參與競爭,我們采用的策略是‘與對手聯盟’。競爭到一定階段,對手是可以轉化為伙伴的。和對手聯盟,與最強的企業聯手,大家可以一起當霸主。目前,萬里石已經和日本、美國、南非的多家企業建立了10多家合資公司。”采訪中,公司有關高層興奮地說。
“走向國際市場的現實意義是,中國石材的成本優勢確保了業內企業和投資者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回報。長遠的意義則在于通過參與國際競爭,能推動國內石材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如觀念的不斷更新、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改進、品質的穩定提高、售后服務的跟進等。”胡精沛認為。
廈門旭東石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炯煜先生對此表示認同。他以旭東石材在法國巴黎ADRIA TOWER工程為例,為適應國際需求,旭東石材在施工過程中摒棄了原先外墻干掛板的鉆孔技術,而采用最新干掛斜拉法技術,不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還提高了技術含量、質量監控體系和管理水平。
“在我國石材出口額躍居世界第一的同時,我們也應清楚地看到,中國是以3倍于意大利的出口數量才創造了這樣的出口金額。通過與世界領先石材集團的合作,我們不僅可以學習和借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辦法,加快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還可以通過外力來淘汰國內規模小、污染嚴重、能耗高的企業,從而加速我國石材工業的結構調整,改變我國石材工業在產品、技術、組織結構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狀況。”廈門石材商會秘書長賴國香分析。
創品牌迫在眉睫
胡精沛似乎比別人更熱衷于宣傳廈門石材業的旗號。他時常撰寫文章,在國際性媒體上推薦廈門的石材產業;在大大小小的國際性石材會議上,幾乎都能看到廈門萬里石的身影。
對此,胡精沛認為,“目前廈門石材企業乃至全國石材企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品牌的缺位。盡管2005年廈門口岸進出口石材700萬噸,總額達17.2億美元,占全國石材進出口的60%以上,但這仍掩蓋不了廈門還沒有一個石材名牌的尷尬。”
“因此,我反復思考后的結論是,必須先把行業做大。只有把廈門石材、中國石材的品牌托起來、托出去了,萬里石才能真正發展為一個跨國石材集團。”胡精沛說。
在業內專家看來,盡管中國石材行業的國際化進程勢不可擋,但客觀上也存在不少問題。據了解,目前最為突出的就是中國石材企業的競爭方式和手段單一化。許多企業只是在中低檔石材產品中依靠低價格進行惡性競爭,企業間產品品種大同小異,這給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困難。
面對這種困難,萬里石亦有所應對。“現實戰略是萬里石要走中高檔路線,樹立品牌,提升萬里石在國際市場的形象。長遠戰略則是強強聯合,通過與國外知名企業的合作,達到優勢互補,實現共贏,同時也可實現全球資源配置。”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萬里石的國際化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對此,萬里石的有關人士有著清醒的認識。“‘與對手聯盟’使我們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迎來了不少挑戰。不僅是我們在整合對方,對方也在整合我們。能不能接受國際理念并按國際游戲規則來操作,能不能舍棄一些眼前利益去換取今后更大的市場,這是很多本土民營企業的困惑,也是萬里石正在面對的問題。” ---本報記者 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