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堅鐵景滬(浙江大學化學系,杭州310027)
摘要:大型石質文物表面污染物的清除技術是文物保護維修單位和石材清洗護理行業都十分關注的關鍵技術。本文圍繞大型石質文物清洗技術,包括:吸附脫鹽、化學清洗、蒸汽噴射、粒子噴射、激光清洗,以及清洗效果檢測等,對國內外技術現狀進行了綜述,并對國內近期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評述。
關鍵詞:石質文物 清洗 脫鹽 化學清洗 蒸汽噴射 拉子噴射 激光清洗 清洗效果檢測
1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對歷史建筑和文物保護的資金投入越來越大。大型石質文物表面污染物的清除技術也越來越受到文物保護維修單位和石材清洗護理行業的關注。
大型石質文物是指體量較大、不可移動的石質文物,包括石窟造像、摩崖題刻,和各種石建筑及構件,例如:石塔、石橋、石牌坊、石欄桿等。廣義地講,也涵蓋了磚石結構的歷史建筑。相對于館藏石質文物,處于野外的大型石質文物,由于各種原因更容易附著、沉積或生成各種生物、沉積物和風化產物,如地衣雜草、煙塵土垢、水溶性鹽、各色石銹、難溶性硬殼,以及從前保護修復處理的殘留物等。其中一些物質,例如水溶性鹽等,具有加速巖石風化的作用;還有的物質,例如過多的煙塵土垢等,會妨礙石刻藝術價值的展現。石質文物的表面清洗是除去其表層有害于基底巖石或妨礙文物展示的物質。
從原則上講,石質文物的表面污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物本身久遠的歷史,按照“保持原狀”或“最少干擾”的保護原則,最好不要清洗。但是,許多污染物或沉積物會對文物石材造成危害而縮短文物的壽命,影響展示效果,妨礙維修保護。通常石質文物表面污染物清除的目的是:
(1)去除有害于石材和文物展示的物質,如水溶性鹽、難溶性硬殼、煙塵灰垢、微生物及雜草,以前處理的殘留物等;
(2)打開被污垢堵塞的巖石氣孔,恢復水蒸汽通道,消除表面可能危害巖石結構安全的應力;
(3)為隨后的維修和保護處理作準備,例如提高石材對保護劑的吸收率和吸收深度等。
因此,石質文物表面污染物的清洗技術是去除直接破壞因素、緩解劣化速率,使后續保護措施能夠實施的基礎技術和必不可少的工序。同時,石雕和石刻等文物的價值集中表現在表面的精細結構上,而有害物質往往直接附著在文物本體表面,許多還滲透進表層的微孔和裂隙中,任何不當處理都會直接危害文物,這就對有害污物的清除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技術要求都大大超出了普通工業清洗技術的標準。石質文物的清洗有著自身特殊的要求、特殊的工藝和特殊的檢測評價體系,這些都使石質文物表面清洗成為文物保護的最關鍵的技術之一,是實施重大石質文物保護工程不可缺少的支撐技術。
世界石材網 www.www.dechunwat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