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石材行業、硝煙彌漫,你死我活。各國石商各抒己見,以不同方式經營著來源于自己國家的石材品種。于是乎,莎安娜米黃、埃及米黃、西班"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許多歐美國家,如意大利、西班牙等,他們對本土石材的態度是,寧可不賣,不可賤賣。而像埃及人的做法則是,只要有的賣,再低的價格也賣。久而久之,在普遍人們“便宜沒好貨”的理念驅使下,雖然同樣是資源越來越少,但歐美國際的石材能越賣越貴,埃及的石材卻是越賣越便宜。這期間差異的因素是不可言喻的。
歐美國家的石材經營者能夠在一定高度上達成共識,為共同的利益團結一致,形成不成文的核心公約。而埃及的石材經營狀況呢,只要有最簡單的設備,就可以開礦采石,礦主是全民性的,再加上政府的管理力度不夠等諸多因素,想形成一定的行業共識相當的難。于是, 你賣你的,我賣我的,我今天沒米下鍋了,低于成本賣出去也是沒問題的,漸漸的,埃及板的利潤越來越低,現在已地道了根本沒利潤的程度,這到底是顯然是否定的。可一些國產石材的價位變化還是不得不讓我們憂心忡忡的。比如著名的G603,曾經的價格是一平方一百多,現在賣到便宜是一平方三十多元;羅源紅則賣的更低,一平方二十來元,這除去開采成本和工人工資,簡直是當垃圾在賣了。還有許多悲哀的數據顯示。國內許多石材礦藏的經營情況并不比埃及樂觀。
居安尚須思危,況且是到了危機四伏的地步了。中國石材行業的經營者們,除了該拉響警鐘,是否是該團結起來,拿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方誰之過?又有什么方法能拯救埃及石材,是很多人為之頭疼的問題。雖然已有埃及十二家大型石材企業形成聯盟,意在挽救市場,但畢竟最好的方案還沒有出臺。
再聯想到中國本土石材礦藏的經營狀況,恐怖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國產的比進口的便宜。但為什么?是因為國產石材花色差、質量不好嗎?答案案來拯救中國石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