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石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伯瑤 &"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筆者就溪石集團近年來企業運作的實踐,對“十一五”期間石材工業未來發展趨勢提出幾點建議。“十五”期間,我國石材行業與國民經濟同步快速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特別是中國石材進出口成功跨越30億美元大關,使石材連續10年在全國建材行業單一進出口中數量、金額蟬聯第一。但是整個石材行業仍停留在較原始的開采技術水平,其生產無論是流程還是規模,離現代化、機械化程度相距甚遠,生產效率低、成本高、資源浪費、環境破壞、污染嚴重、管理粗放、工人缺乏保障,以及技術工人和各類專業管理人才緊缺等狀況依然存在。
在“十一五”期間,我國石材工業將堅持科學發展觀,奮力拼博,探討石材行業企業自主創新理論,實踐新的管理機制,以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和提升行業經濟增長水平。并要大力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在資源開發、產品加工方面樹立節能節材的理念,積極開發薄板、復合板、馬賽克、拼花等節能節材產品,以促進發展循環型石材經濟。同時抓住產品質量,推行品牌戰略,自主創新,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等重點來開展工作。
1.加大投入,注重環保生產,提倡節約
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資源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和保證。目前,一些礦山開采無序,方式簡陋原始,管理粗放。有的礦山仍然用原始的爆破,開采期間產生的石粉、石渣嚴重損壞了環境和工人的健康,整個礦區外觀是傷痕累累,生態環境破壞極其嚴重。所以如何從制度上保證礦產資源的有序開發,最大限度地減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如何提高石材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是我們每個石材企業所必須解決的問題。任何一個產業,都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任何一個企業都要為環保采取有力措施,力促發展循環經濟。譬如金鋼石繩鋸應用于礦山,減小浪費;預先交納環保金,誰開采誰負責,確保生態平衡;研發新型系列節能節材產品,科技創新,改變以前的高耗低效生產局面;加強水的循環使用,石材邊角料及石粉的利用,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大環保投人,確保工人身心健康,主動預防職業病等等。為此,要著眼從長遠規劃,切實做到保護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降低成本、保護環境,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和諧發展。
2.狠抓質量,做精做細,實施品牌戰略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實施品牌戰略的保證。企業要建立和健全質量管理機構,落實職能;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制訂管理標準和工作流程標準,把質量管理工作納人規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化的軌道,從而為實施品牌戰略打下堅實的基礎。有關專家指出,做品牌要想長久不衰,依靠的是后臺的準備工作,也就是產品創新和服務。企業要想依靠品牌來建立競爭優勢,就不能停留在初級的市場宣傳上,而是要逐漸向產品創新轉移,力求做精做細,提倡變粗加工為細加工,最終依靠獨到的產品價值,來拉開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
3.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實現技術、培訓、管理創新
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建設,目前大家比較關心的品牌包括了產品品牌、企業品牌還有服務品牌,這些品牌對顧客或消費者而言,不僅代表優質的產品、完善的服務和品質的保障,也代表著消費者從品牌中獲得的價值認同。為此,企業都在想著千方百計要維護品牌。但是,在企業的經營和品牌建設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在起作用,這就是企業的人力資源,企業的發展是靠人力資源累積起來的,因為人才是知識的主要載體,是創新的決定因素。 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的學校培養石材行業專業人才。從事石材開采、加工、管理、銷售的人員大多為當地農民,憑的是經驗和感覺。所以企業要勇于突破舊觀念的束縛,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改善用人環境,逐步建立起諸如招聘機制、考核機制、激勵機制、培訓機制等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特別是石材行業的民營企業,也要摒棄粗放的管理、單一的技術,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新管理;要逐步形成石材行業獨有的工藝技術集成和先進的加工經驗,以及現代的管理模式。要培育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讓創新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要讓員工在創新中體驗工作的樂趣和意義,讓企業在創新中持續發展,開拓引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