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韓國李敏鎬會長在中日韓石材產業峰會的發言
韓國李敏鎬會長在中日韓石材產業峰會的發言
[ 發布時間 : 2006-9-18 8:37:42 ] 瀏覽次數:
各位好!
很榮幸能夠參加萊州2006年石材峰會并且有這個機會介紹韓國的石材工業。
首先,我相對給我發出邀請函的這屆石材峰會的組織者和在座的各位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我希望這次研究會能夠使諸位加深對與各國石材工業的了解,并且提高從事石材工業的各個公司之間的合作。下面,開始我的介紹并祝本屆展會成功。
1、與海外國家,中國貿易關系的綜合情況和發展預測
韓國石材業在1967年開始向日本出口未加工的石材和墓碑。按著,為了向日本出口石材,對全國的數個石山進行了開發。同時,國內需求開始逐漸增加。
1980年下半年以后,韓成為向日本進口石材排名第一的國家。在1989年,其出口量達到616,000噸,總計3千萬美元。隨著1986年亞運會和1988年首而奧運會在韓國的舉行,建筑物變得越來越大而且更名奢華,國內需求急劇增長。當時,石材供應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由于供應短缺變得更加嚴重,石山的開發激增,但帶來了環境惡化的副效應。
不久,由于石材含量耗盡,勞務成本和和單位生產成本增加,技術人員和采石場短缺以及不同顏色花崗巖和大理石噸位的限制等原因,韓國的地位已經從石材出口國變成了石材進口國。
截至2005年,韓國石材出口量總計為9,632,000美元(13,622噸):石材進口量總計為443,146,000美元(13,622噸)。其中,韓國石材向中國的出量總計為2,13,000美元(5,178噸):從中國的石材進口量為362,181,000美元(1,614,532噸)。根據這些統計數字,我們可以發同,韓國石材最大的進口國是中國。2005年,占其進口總量的91%。預計將來的進口量還會大增加,因為從中國進口的石材質量類似于韓國石材,同時中國擁有大量的石材,而且中國石材具有價格上的競爭優勢。
2、改進中國石材工業的建議
憑借其豐富的資源的和勞動力,對全球市場的開發和繁榮的住宅建設業,中國的石材業將繼續獲得發展,然而似乎有必要加強事后管理,因為發展中國都希望積極發展石材工業。必須降低產品的主要成本,以便在與發展中國家價石材的競爭中提高競爭力。
此外,如果中國能夠努力約束低質石材的出口來提高國家形象,那么韓國與中國石材貿易關系將會更加活躍。
最后,我希望各國的石材工業繁榮昌盛,我的發言到此為止。
謝謝諸位的耐心傾聽!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