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石材的年產量、消費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石材工業大國。伴隨著國際市場石材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的石材企業開始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中國石材出口的優勢是,珍貴品種多、分布廣、生產成本低、質量較好、用途廣。但仍然普遍存在著由于出口產品規格小,達不到買家對大塊、大片要求的狀況,因此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較低。同時,出口的產品在色澤和花色上,還跟不上世界發展潮流。另外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香港、臺灣和東南亞地區,歐美市場的占有率較低。
專家及部分石材企業指出,中國的石材企業目前還受到來自三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
一、運費價格上漲。
世界石材貿易以海運為主,目前海運價格漲聲不斷,運費成本的增加無形中削弱了企業產品的競爭力。
同時運費成本增加的壓力也來自于國內的運輸。一方面是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對運輸的影響,另外新的《交通法》實施后,相比過去國內陸路運輸的價格也在上漲。
二、石材資源的不可再生。
中國有豐富的石材礦藏,但由于不合理和過度的開發,一些地區的石材礦藏已出現匱乏的現狀。石材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再豐富的礦藏也有開發殆盡的一天。居安思危,石材企業一方面要加強資源的利用率,減少浪費,另一方面要積極開拓新的石材來源,為企業的明天儲備。
三、認證的壁壘。
2003年10月起,歐盟就規定戶外鋪筑地面使用的石材必須通過CE認證才能進入歐盟市場流通。隨著一些區域市場的逐漸完善,這類強制性認證會越來越多,所涉及的產品范圍也會越來越大。企業唯有不斷適應新的標準才能贏得更多的出口商機。
所謂危機總是與機遇共存,雖然石材出口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但來自國際市場的利好消息還是預示著這個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根據專家推測,在未來的十年里,世界天然石材使用總量將以每年7%的速度遞增,如果這個預測可以實現,到2010年全世界對花崗巖、大理石及其他石材的使用總量,將從目前6億平方米,增加到12億平方米。
那么石材出口企業應如何規避風險,把握出口商機?
專家指出,我國石材出口企業的當務之急是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品牌意識以及拓寬出口渠道。目前一些企業在練好內功,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同時,正在積極利用電子商務開拓新的出口渠道,增強企業的國際影響力。
電子商務助新產品推廣一臂之力
溫州麥克辛石業有限公司的邵總看準建材業的發展趨勢,投產了目前在國內外僅用于國家級大型項目的特種產品——石材蜂窩復合板,決心將該種石材產品打入國際民用市場,利用高檔的品質、普通石材的價格開拓一個廣闊的市場空間。這樣一個優質項目依*傳統的外貿方式需要極大的人力和資金投入,這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網絡提供了很好的國際電子商務交流平臺,利用全新的外貿方式開拓國際市場。
麥克辛的產品——石材蜂窩復合板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受到了國際買家的關注,邵總介紹:“我們的產品吸引了許多國際買家,買家詢盤來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愛爾蘭、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東歐等國家和地區,目前我們與這些買家保持著緊密地聯系。
記得一些非常專業的國外買家見到我們的產品直接就詢問,這是你們自己制造出來的?是不是從意大利引進的技術?當我們明確告訴他們‘Made in China’,他們都流露出欽佩的目光,發出由衷的贊嘆。我相信‘中國制造’不代表質低價廉,我們一定會有更多優質的產品獲得國際的認可。在國內,我們已經成功實施了北師大、九寨溝機場等多項國家級工程,受到極高的評價。在美國,這種材料只用于國家級大型項目,而我們的成本只有美國同類產品的1/3,和普通石材的價格一樣,我們有信心打入廣闊的民用市場。”
從石材大國向石材強國邁進,中國的石材出口企業正在用自己的實踐將這一夢想變為現實。相信隨著電子商務應用的深入,中國的石材出口企業又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