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材加工中心正向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轉移,而中國大陸石材加工,進出口最蓬脖發展、充滿生機的地方要屬福建 “世界石材看中國,中國石材看福建,福建石材看水頭”,這句話一點不假。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04年中國石材進出口總額達24.31億美元,比2000年增攻106%,出口總額16.8億美元,進口石材7.51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87.8%。石材產品連續7年成為中國建材行業單一產品出口第一的產品。我國每出口10噸石材,其中就有7噸是來自福建。2004年,福建石材出口量占全國出口量70%,福州海關近日透露,2004年,福建省石材制品出口高達528.3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35.78%,占全國石材出口比重從2003年的60%上長升到2004年的70%,繼續位居全國石材出口第一的地位,而且所占比例也將進一步提高。自1995年以來,福建省成為石材大省,石材工業產量、產值、出口量均居全國第一,特別是花崗巖的出口更具有極大的優勢和競爭能力。福建石材的出口幾乎都是花崗巖制品,石材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國際間競爭主要是成本的競爭,福建石材因擁有多方面的綜合優勢,產品具有質量高、成本低的特點而使其競爭能力更加強大。
中國石材網-www.stonebuy.com-福建石材 礦產資源豐富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沿海,丘陵多山地帶,石材資源豐富,礦山遍及全省,花崗巖、玄武巖、輝綠巖、安山巖分布廣,根據調查統計,礦產資源總量約20億立方米,品種達62種,主要為紅色、黑色、白色、綠色、灰色等系列,已開采品種近百種。全省石材荒料產量約200萬立方米,其中年產1萬立方米以上的礦山有十座。福建玄武巖石材公司“福鼎黑”礦山,年荒料產量已達到10萬立方米。火焰切割,控制爆破作業等綜合開采方法的應用,使福建開采花崗巖荒料的單位成本在全國最低,為加工企業提供了質優價廉的原料。
水路陸路交通便利
福建依托沿海的地理優勢,港口眾多,設備齊全、便捷靈活,特別是廈門港集裝箱貨運量名列全國第五。廈門關區是全國花崗巖進出口量最大的關區。由于沿海港口的優勢降低了福建的出口成本,才有可能成為進口石材的加工區。國際海運的競爭更是大幅度降低了運輸成本。石材礦區、加工區距離廈門、泉州、福州等港口大約只有1-3小時路程,高速公路貫穿福建東部和南部,運輸方便、快捷。
勞動力資源充足
在以成本優勢競爭的環境中,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是無法抵擋的競爭優勢。中國農村上億的富裕勞動力,而石材業以鋸切、研磨、雕刻為主、科技水平含量較低,因而吸收大量文化程底低的勞動力。因而中國不會出現像日本、韓國因生產的發展而勞動成本快速提高的現象。福建因悠久的采石歷史而擁有大量熟練的石材勞動力,特別是花崗巖的開采、雕刻、研磨方面有不少能工巧匠和熟練工人。
中國石材網-www.stonebuy.com-石業新聞 營銷隊伍強大
石材業是南安的支柱產業,全市現有石材企業1300多家,年產量142億元,占全市總產值的37.4%。石材年產量約占全國石材年產量的40%,出口約占全國石材出口額45%。
和產業集群規模不同的是,南安并不具備石材資源優勢。之所以有今天這樣的規模,其實原來靠的是一支做石材生意的營銷大軍。
據了解,這些到外面做石材生意的南安人,以前是因為南安的水暖行業做得好,到外面做水暖器材的營銷,后來就慢慢轉行做石材,目前已經形成一支20多萬人的南安供銷大軍。單是水頭一個鎮,在外地做石材生意的也有二三萬人。在內蒙古、山西等石材資源豐富的礦區,因為當地的泉州人太多了,你用閩南話談生意都可以。歐洲、中東等國外產石石頭的礦區,也都可以看到南安人的身影。在全國各地的石材市場,廣西到貴州、湖南到湖北、東北三省河南河北到山西等地石材市場你看到最多的還是福建石材人的身影,他們是以石家直銷形式在當地進駐。
有了這支營銷大軍,現在大型 石材企業的原材料都依靠國內或國外的礦區供應了。現在的南安石業,已經不像以前要靠中間商供應,而是由南安人自己從事資源供應、加工、銷售等等,分工已經很明確。除了大企業會有自己的一條龍產業鏈,其他的企業都靠這些供銷鏈。
石材工業體系配套
福建石材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與之相配套的石材機械、磨料磨具、金剛石工具、鋼砂、鋸片等也相應發展起來。短短十幾年內,福建的石材配套產品也從無到有,從落后到先進,幾乎完全替代進口(除特大型設備外),而且門類齊全,從而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推動了石材工業的迅速發展。福建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石材工業配套產業體系,擁有多家骨干企業,鋼鈔、磨套產品也出口到國外,石材開采水平日益創新,不斷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同時改進自己的技術、設備,基本滿足福建石材日前增長的需要,增強石材行業的競爭力。
新礦種和新產品開發實力雄厚中國石材網-www.stonebuy.com-石材新聞
中國的內陸地區蘊藏豐富的石材資源,很多是難得的名貴品種,福建有較其他省份雄厚的石材工業基礎,石材行業的資金、技術、人材充裕,敢于風險投資,他們跨出省門,帶支需要的資金、技術、人才。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優勢互補,積極配合,開采出不少優良品種。石材出口產品研發中心,應對國際需要開發各種新產品,從日式墓碑、歐美式墓碑,到建筑用各類裝飾石材、異型石材,滿足了各類裝修的需要。不少企業還成立了裝飾裝修公司,實現加工、裝修、研發一條龍服務,提高產品質量和裝修水平,使企業有能力承擔國內大型工程。
石材工業向產業化集約化發展
經過多年的激烈競爭,優勝劣汰,石材企業在提高自已,尋找自己在市場的最佳定位。石材工業正成為福建的主要產業之一,企業在市場無形之手的引導下從無序走向集約化發展,顯得更有活力、更具競爭力。福建有4000多家石材加工企業,上百家石材配套企業在提供生產服務,廈門、南安、惠安每年有石材展示會,向世界展示福建石材配套企業在提供生產服務,廈門、南安、惠安每年有石材展示會,向世界展示福建石材的發展與風采。閩南建材第一市場、福州石材批發市場已成規模。石材出口企熟悉石材、熟悉國際貿易規則,每年參加世界各國的石材展示會,把握世界石材的脈動與需求,旨導加工企業的正確發燕尾服方向。福建省石材工業協會副會長郭經偉說,福建省現已經形成了泉州、廈門、漳州三大區域的石材產業集群,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材產業集群區。他建議,福建石材企業要抓信機遇,用3到5年的時間在閩南石材產業集群中培育3到5個產值超100億的石材工業園區,扶持10個產值超億元的石材企業和3到5個大型跨國集團公司。同時,要以閩南區域為重,建立石材現代物流配送中心。福建石材企業已經成熟、壯大、正由中國石材大省、強省向世界石材生產、加工、貿易中心邁進。中國石材網-www.stonebuy.com-石材相關
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2002年中國出口的7.76億美元的花崗石制品中,出口至日本為4.3億美元,第二大買家則為韓國,1.3億美元,兩國共買走中國出口花崗巖石制品的72.7%,且大部分是從福建出口,參與出口的公司和生產企業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福建憑借天時,地利和善于拼搏、勇于創新、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產生極強的競爭力。隨瘈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所帶來的進口稅率下降,出口市場的擴大的潛在利好正逐步兌現,未來10年,福建石材行業將取得較為可觀的發展,并將成為世界石材的生產、加工、留易中心。世界石材中心在中國、中國石材的中心在福建,這將是無法阻擋的趨勢。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