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并且如今已經過了4月中旬,但購銷雙方仍然沒有妥協的意"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判并且如今已經過了4月中旬,但購銷雙方仍然沒有妥協的意思。
17日,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礦石供需雙方都出席了會議,但沒有討論礦石價格問
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羅冰生在會間否認了有關“中國鋼企已接受鐵礦石漲價10%”的傳聞,并再
次表示“絕不接受10%的漲價幅度。”
在世界三大礦石供應商出價的價格底線中,10%的漲價幅度是最低的一個報價,它是澳大利亞礦商提
出的,但也是中國企業難以接受的:畢竟這是在去年價格飆升的基礎上再次雪上加霜;而且巴西淡水河谷
公司的報價更狠,竟然提出了24%的上漲幅度,更是中國難以接受的。3月29日,在沒有與任何一家進貨商
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發言人就擅自發布2006年度礦價24%的漲幅要求。
所以,今年的價格談判是生死攸關。2005年鐵礦石價格一年之內狂漲75%,中國鋼企為此蒙受了57億
美元的沉重損失。所以今年再也不能由著對方的性子漲價了。
這樣一來,拉鋸局面還會繼續。但中國企業決心撐到最后一刻。達不成協議,并不會對中國鋼鐵產業
有太大的影響。按慣例可以先按照上一年的價格運行。
由于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因此歐洲、日本及美國等進口國,都希望中國在與三大
礦商的談判時頂住壓力。中國承擔了作為第一大進口國的義務,此次態度必須強硬。
中外雙方之所以堅持距離較大的底線,是由于各自對市場形勢判斷的不同。供應商一口咬定中國需求
增加。中國方面認為國內鐵礦石需求增幅將明顯下降,且國內自身的鐵礦石供應今年將會有較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