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法國考察團共有26人,成員包括法國政府官員、行業協會人員和石材企業負責人,絕大部分是首次來華,應泉州市石業商會之邀,走訪晉江、惠安、南安等地近10家企業。有人說,這是泉州石材產品出口歐洲的“破冰之旅”,但實際上,背后更深層次的“圖謀”和意義遠非如此。
法國人的表態十分謹慎。法國布列塔尼大
區外貿委員會首席執行官馬克·杰路說,由于中國石材———特別是泉州的產品———所占歐洲市場份額越來越大,日漸引起歐洲同行的關注,此行目的在于進一步了解泉州的石材行業,并借此機會與泉州石材企業加強聯系,為以后的合作奠定基礎。
他透露說,回到法國后,考察團將把此次泉州考察經歷做成一份詳細的報告。
縱然如此,一些實際情況卻可以讓明眼人從中看出端倪。法國人自己有很大的石材產區和加工企業群,為什么還要來泉州考察?泉州石材早在多年前就有少量出口歐洲,為何如今才引起他們的注意?
自持優勢思維的人有種通常的做法,先看數據做分析,接下來是到一線城市考察,所以沒名氣的城市請不到他們。面對早報記者的采訪,法國人自己說,只知道中國正在成為一個石材加工、出口大國,另外就是一些字面上的數據。這次法國人本來也是到廈門看國際石材展的,順帶來一下泉州,結果卻意外地發現:泉州石材千年淬煉的獨門工藝“太神奇了”、“不可思議”,長了見識了!
他們也是精明的生意人,一看就知道這些東西在法國乃至歐洲各地都將熱銷,大批買下來倒手出去,就是大把大把的錢。
一位法國人無意中“泄漏”了一個“天機”:要將法國的石材加工企業轉型做貿易,在泉州確立合作伙伴大量進口,賣給歐洲各國。法國人全球經商多時,營銷網絡遍布世界各地。
據了解,我國石材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日韓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歐洲市場所占的份額很小,而去年泉州銷往法國的石材產品只有200多萬美元。
泉州市石業商會陳秘書長表示,此舉并不意味著泉州石材僅將目光盯在法國市場,而是想通過這類舉措向歐洲宣傳泉州石材,達到進軍歐洲市場的目的。
如今,法國人是“淘金”先鋒。由此我們可以預示,一個全球的石材產業轉移風暴即將引燃,買走的是泉州的獨特工藝和精美石料,賣過來的是世界先進機械設備,最終的出錢人是全球消費者。
商機即將來臨,有眼光的石企正在準備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