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挖出四百多年明代花崗巖石雕
[ 發布時間 : 2005-7-31 8:32:54 ] 瀏覽次數:
正干得熱火朝天,不料幾個施工人員卻突然發現了一個硬梆梆的“攔路石”擋住了“去路”。出于對文物的愛護,他們及時通知了當地文物部門,并和文物部門一道將這一歷經數百個春秋的明代小石塔運送到了興城古城里。
據了解,這座小石塔早年曾經在興城市海濱鄉一個長山寺古廟遺址出土,后來幾經輾轉不知去向。此次被文物保護意識較強的施工人員發現后送到興城古城文廟內一個非常顯眼的地方。石塔的最大直徑為0.55米,塔高2.55米,大約有100多公斤重,是用一整塊花崗巖石雕刻而成,雕刻細致入微,非常生動形象精美。上面的石雕圖案清晰可見,下面的雕刻圖案像花朵和風箏,又似蝴蝶,寓意深刻,意境深遠。
據葫蘆島市歷史學會副會長、文物學者張愷新和文物專家常德義考證,此小石塔為明代產物,當年建筑此塔的用途是紀念一位僧人,僧人的骨灰匣就安放在石塔的下面。但該塔是何時因何故倒塌并被埋入地下,目前仍有待進一步考證。
長山寺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明末和清代曾經先后多次重修,上世紀五十年代被拆毀。由于這次發現的小石塔上面沒有文字記載,因此它的具體建筑年代目前很難判定清楚。目前,它已被運送到興城古城文廟院內陳列展覽。在興城古城文廟院內看到,明代小石塔剛剛擺放于此地,就吸引了許多前來參觀的游客的贊許目光。游客們說:“明代小石塔‘入住’古城內,為古老的興城古城增添了凝靜和厚重的一筆,為古城增加了旅游新亮點。”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