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國最大的漢白玉之鄉
[ 發布時間 : 2005-7-4 18:00:40 ] 瀏覽次數:
川省寶興縣素有“石材王國”之稱,其大理石以儲量大、質地優、白度高聞名于世。石材工業是寶興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其發展前景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整個縣域經濟的發展。四川省寶興縣在申報漢白玉原產地保護、制定行業標準、組建石材質檢中心的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石材產業系統化、石材產品系列化。目前,寶興縣石材產品已由過去的板材、雕塑延伸到了碳酸鈣、活性鈣和環保餐具領域,并力爭成為中國最大的漢白玉之鄉。
明確石材產業發展思路
該縣從1978年開始開發大理石資源,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初步走上了科學開發、綜合利用的路子,石材工業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在整個縣域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客觀地說,寶興縣石材工業仍處在一個較為低級的發展階段,“小、土、散、亂”制約了整個石材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通過對石材行業的深入調研,寶興縣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達成共識:寶興石材產業要圍繞實施生態經濟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依法治礦、科技興礦、開放辦礦”,著力調整石材產業、產品結構,培育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促進石材企業“生產上技術、產品上質量、品種上檔次、管理上水平”,實現石材產業跨越式發展。
寶興縣縣委書記周全華說:“寶興將在推進礦山科學開采、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狠下功夫,鞏固石材工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地位,力爭通過5~8年的努力,把寶興建設成為中國西部一流的大理石板材加工基地、碳酸鈣生產基地、石雕刻制品基地。到2012年,石材產業增加值達到28000萬元,銷售收入60000萬元,利稅12000萬元,力爭使寶興成為中國最大的漢白玉之鄉。”
實施石材產業發展戰略
為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寶興縣首先對資源進行合理化、規范化、科學化開發,對生態實施優質化、良性化、綜合化保護,堅持在保護資源、保護生態中開發資源,在開發資源中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建立規范、開放的礦山資源管理秩序。
其次是全面創新石材發展理念,著力創建靈關大理石加工集聚區,利用園區經濟的理念和運作方法來改造、提升石材工業發展。根據寶興石材產業發展的需要和生態地理環境特征,大理石加工集聚區選址規劃在靈關、中壩,產業主要以板材、碳酸鈣生產、石雕刻制品生產加工為主,以產業集聚為主要發展模式,充分發揮企業集群效應,提高石材行業整體效益。
三是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延長產業鏈。該縣引導石材加工企業不斷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以板材加工、碳酸鈣生產、石雕刻制品生產加工為龍頭,重點扶持開發微細、超細、超微細、母料、活化產品,薄、大、異型板材,石雕藝術品和實用品。板材加工在薄、大、異型材開發上做文章,擴大薄、大、異型材生產規模,使其成為板材主導產品。雕塑向品牌化、藝術化方向提升,充分發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石雕)的品牌效應。碳酸鈣向功能化、環保型、應用型方向提升,提高高端產品比重,并根據碳酸鈣生產的發展和需求,適當發展碳酸鈣專業礦山。
五是強化服務指導,優化發展環境。停止執行礦區貨運車輛“入山證”制度,取消不合理收費,依法規范稅收征管辦法。鼓勵和引導石材行業企業依法自主成立行業協會等各種中介組織,建立健全行業協會管理規范,實行行業自律管理。建立“寶興石材網站”,為石材企業提供擴大宣傳、展示產品、進行交易和經濟技術合作及信息咨詢等配套功能的平臺。
招商引資促進可持續發展
說到寶興的石材資源,自古就是寶興招商引資、對外宣傳的一張“王牌”。寶興先后成功引進了三興、香港環球、香港捷成等一批石材企業投資寶興。
近年來,寶興縣縣委、縣政府通過擴大開放、招商引資,采取合資、合作、礦權轉讓、租賃等方式,引進一批國內外的大公司、大集團參與開發石材資源,引入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方式、營銷理念,提高整個石材行業的整體素質。切實加大協調力度,推進礦權合理流轉,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優化資源配置,扶優、扶強、扶新,培育了一批骨干龍頭企業。
與此同時,寶興縣積極推行國際環保標準,加強地質環境保護。對所有石材企業都要嚴格執行國際環保標準,積極鼓勵企業向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投資,切實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把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的運行機制,促進石材產業可持續發展。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