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年產值超15億 四會欲坐世界玉器頭把交椅
年產值超15億 四會欲坐世界玉器頭把交椅
[ 發布時間 : 2005-12-26 9:15:01 ] 瀏覽次數:
首屆中國(四會)國際翡翠玉器工藝品網上展銷會成功舉辦之后,日前,在四會市隆重舉辦的玉器博覽會再次引起轟動。據悉,這是中國乃至全球首個專業性的玉器博覽會。同一天,前年獲得“中國玉器之鄉”稱號的四會市再添一塊金字招牌——中華翡翠加工基地。目前,該市正借此東風發力打造世界級的玉器王國,推動縣域特色經濟發展。
12月17日,在四會市行政中心人民廣場側的博樂翡翠玉石交易中心內,構思巧妙、工藝精湛的玉器精品吸引了1000多名嘉賓和數萬名市民前往觀看。據四會玉器商會會長江軍紅介紹,參加博覽會的玉器商有180多家,來自北京、河南、廣東、臺灣、香港及東南亞等地,展出的玉器作品超過1萬件,當中不乏價值數百萬元的玉器精品,這在全國乃至全球尚屬首次。在博覽會開幕前,四會舉辦了玉器作品評比活動,并在博覽會上進行了頒獎。
四會市是廣東省四大玉器市場之一,但其本身卻不產玉,其玉璞絕大多數來自緬甸。從清末開始,民間藝人招徒傳藝,世代相傳進行小加工;建國后,人民公社隊辦企業,組建玉雕工藝廠,漸漸形成規模;改革開放后,四會玉器業更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四會玉器產品系列齊全,包括擺件、玩件、掛件、飾件等,高、中、低檔品種俱有,款式多,并且不斷向“高、尖、精、全”方向發展,行業中涌現了一大批玉雕工藝師,生產出的玉器產品構思巧妙、工藝精湛。目前,四會玉器已形成采購、加工、銷售一條龍,有玉器商鋪加工廠(店)3800多家,從業人員6萬多人,年加工玉璞2500多噸,年產值超15億元,年銷售額10億多元。四會天光墟玉器市場、玉器街、玉器城,吸引了各地客商。四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翡翠玉器加工批發市場。而四會玉器市場規模宏大,絕大多數是翡翠A貨。四會本身雖不產玉,但卻能善用他山之石雕琢成玉,全國60%的翡翠玉器產品出自四會。
四會市為進一步扶持玉器行業加快發展,堅持把優化環境作為發展玉器行業的重要一環,頒布了有關規定,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人員從事玉器加工行業;協調有關部門為玉器經營者提供便利,積極為玉器行業解決問題;簡化玉器出口手續,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興辦了具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的玉器街、玉器城等專業市場和集散中心,引導玉器行業向市場化、規模化、行業化方向發展;對玉器“天光墟”,政府劃出一定范圍,由市政、工商、公安等部門聯手加強引導管理,規范市場秩序。2002年3月,在四會政府大力支持下,“玉器商會”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政府服務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為進一步加大對玉器的宣傳推介,該市每年定期舉辦的經貿洽談會上都大力宣傳四會玉器生產的優惠政策、優良環境和發展前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吸引外地玉器客商前來投資設廠、開展商貿業務。
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傳統玉器加工業不斷發展壯大,一大批外省、外地玉器從業人員紛紛來到四會從事玉器加工、流通、銷售,使四會的玉器行業向市場化、規模化、行業化方向蓬勃發展,玉雕工藝產品大量占領國內以至國外特別是東南亞市場。
位于四會大道旁的中國(四會)玉器展銷中心,占地約250畝,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是國內首家集玉源拍賣、玉石切割、批發零售、展示、鑒定為一體的現代化玉器城。中心由拍賣區、加工區、展銷區三個功能區組成,其中拍賣區約21000平方米,現已投入使用,其他功能區正在抓緊建設。
處于快速發展黃金時期的四會市,正借獲得“中國玉器之鄉”和“中華翡翠(玉器)加工基地”兩大品牌的東風,不斷優化玉器市場環境,打造世界玉器產業的航母。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