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山東石材工業企業將堅持并小上大原則求發展
山東石材工業企業將堅持并小上大原則求發展
[ 發布時間 : 2004-9-9 12:05:45 ] 瀏覽次數:
大眾日報博興9月8日訊 “比起福建、廣東來,山東的石材工業企業改制分別晚了5年和6年,直接的結果是,我們由原來的石材加工第一大省,變成了如今的全國第三名。”在昨天上午召開的中國石材行業高層論壇上,山東石材工業協會秘書長周克繼說這番話時,顯得很無奈。
據悉,閩、粵等省的國有企業在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大規模改制,一大批國有企業轉軌變型為中外合資、外商獨資、股份制和民營企業。而一直到了1997年市場進入低潮調整的時候,山東國有石材企業才開始被迫調整。改制慢半拍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少數國有企業在低落的市場面前無奈倒閉,而重組后新生的民營企業因為錯過了紅火市場的托舉,也發展緩慢,技術工藝上不去。于是,當福建、廣東等地的企業開始以雕刻、墓碑等大量賺取外匯的時候,山東仍在向市場供應簡單的板材。
山東石材資源豐富,花色品種繁多,煙臺、青島、臨沂、威海、濟寧、日照6市的大理石、花崗石儲量巨大。但全省316處已開發的礦山除了平邑等少數縣以外,大部分還被“小、土、散、亂”的個體企業濫挖亂采。據省石材工業協會統計,目前山東省共有規模以上的石材加工企業170多家,去年全省石材產量約6000萬平方米。
“在關閉落后生產的小礦山、小石材加工企業的同時,山東省將堅持發展與淘汰并舉、并小上大相結合的原則,推進石材企業的戰略性重組,組建石材大企業、大集團。”周克繼對記者說,“因為,企業大了才有利于增強規模經濟,而大企業也可以更廣泛地利用經濟資源和市場空間,才可以更好地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