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顧紹培展紫砂藝術作品 昌平開放大漠奇石館
顧紹培展紫砂藝術作品 昌平開放大漠奇石館
[ 發布時間 : 2004-5-20 14:35:03 ] 瀏覽次數:
匯集紫砂大師顧紹培先生40多年來創作的60余件紫砂藝術精品,《顧紹培紫砂藝術作品展》于18日至25日在位于百盛購物中心5層的中古工藝美術館舉行。
顧紹培自1958年投身紫砂事業以來,歷經40多年的藝術探索,今年4月出版了個人紫砂專著集,他創作的“雙富拜壽瓶”、“仰宇提壺瓶”、“十六竹千筒”、“特大百壽瓶”等都獲得過國家級和國際級大獎。為了這次展覽,他靜心將部分作品進行了反復修改,以期達到完美的造型、更高的境界。記者了解到,顧紹培的作品現在市場價位極高,1987年的時候,一只紫砂壺就曾創造過10萬港元的價格。
昌平開放大漠奇石館
信報訊(記者王健)火山噴發后形成的巖漿巖,經歷了數億年的地殼運動后在內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巴彥淖爾戈壁中,形成了絢麗多姿的“大漠奇石”,而魏進學耗費數百萬元巨資,將這些奇石中的精華部分搜集起來,在昌平古匠村開辦了一個奇石博物館。5月16日,大漠奇石館正式開放,門票10元一張。
一直愛好奇石收藏的魏進學透露,幾年前,他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內蒙古的張靖先生,被他開在玉泉路附近的奇石館所吸引,于是就花費十多萬元把他的石頭全部買了下來。然后于1996年秋天親自到位于內蒙古巴彥淖爾瑪瑙湖,考察大漠奇石的產地。自此之后的三年間,魏進學一共搜集了40車石頭,不但把手頭的200萬元花盡,還欠了債務81萬元。為了存放這些奇石,魏進學把原來用以出租的2000平方米庫房存放奇石,僅這一項,每年就要損失20多萬元。現在,魏進學把這些奇石中的精華,放進了昌平古匠村新建的大漠奇石館,讓更多的人能領略到它們的風采。
民間女巧手進京打擂
信報訊(記者胡勁華)5月30日至6月5日,近300名全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家會聚北京,在民族文化宮進行“中國民間絕活打擂斗藝”等活動,大師所攜民間工藝瑰寶不下5000件,其中女巧手成為重要“賽手”。這是我國民間工藝瑰寶首次大規模集中展示,是對民間工藝傳承的全面檢閱。
屆時,民族文化宮所有1至2樓、面積達36000平方米的展廳將成為民族工藝品的海洋。據了解,包括剪紙、蘇繡、石壺等民間藝術的女主人將扛起民族手工藝的一桿大旗,其中甘肅參展團8位成員中就有6位是女性。
中國民協民間文化搶救工程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綿強表示,此舉也是對民間文化搶救的重點工程,屆時將評選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博覽會分五個廳,票價5元,外國駐華大使將組團觀展,中小學生將有免費專場。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