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行業的新興技術
[ 發布時間 : 2004-5-5 11:36:25 ] 瀏覽次數:
近二十年來,石材已經成為時尚的建筑裝飾材料之一。但是,以前未曾料到的石材“毛病”也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例如,經常見到的石材銹斑、有機色斑、濕痕不干的水斑(漬)、鹽斑與白華、表層粉化、起殼剝落、裂紋和油斑等等。這些毛病破壞了石材原有的裝飾效果,而清除它們具有相當難度。因此相應的診斷和防治技術應運而生。石材的專業清洗和護理、專用藥劑、翻新機械等已經成為石材行業的新興門類,顯現出可觀的經濟前景。
1、裝飾石材常見的病癥及其成因
1.1石材病癥的內因主要有兩方面:
(1)石材天然存在的微的孔隙.例如,花崗石主要由石英、長石和云母組成,它們分相結晶,自然形成間隙。
(2)相對復雜的化學成份。石材成份復雜,其中某些成分容易與外界環境發生作用,產生侵蝕或變異現象。
1.2石材病癥的外因主要來自以下兩種方面:
(1)周圍大氣和水,以及其中所含的某些化學物質可與石材的成份發生化學或物理作用,其中環境污染和酸雨的作用不可小視。
(2)由于開采、切鋸、磨拋、搬運、安裝和維護等施工措施或使用不當而造成。
1.3我們來了解一下幾種常見的石材病癥
(1)銹黃斑:銹斑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自然反應生成,石材的成份中或多或少含有鐵元素。鐵在潮濕環境下與空氣接觸很容易被氧化而生成三氧化二鐵(鐵銹),最常見的是“美國白麻”和“山東白麻”等花崗石;二是石材在切鋸、磨拋、搬運、安裝、清理和使用時有含鐵物質殘留、吸附和浸入石材的表面層,以后逐漸擴散和氧化,產生銹黃斑,最典型的例子是用強酸清洗水泥斑時會將接觸到的鐵質溶解帶人石材微孔,以后出現黃斑。
(2)有機色斑:其它的含色素的物質也會污染石材,最典型的是捆綁和包裝石材的草繩或紙板箱等,在受潮或打濕以后黃色素溶出并滲入石材微孔形成黃斑。
(3)濕痕不干的水斑(漬):主要原因是水泥濕法粘貼時滲透并遷移到石材表面層的堿-硅酸凝膠體和吸濕性鹽堿。
(4)失光、溶蝕、起殼剝落、孔洞和吐粉:大理石、石灰石和白云石等含鈣石材,其主要化學成分為碳酸鈣。酸雨、酸霧和酸氣會與石面碳酸鈣反應生成較酥松的硫酸鈣,俗稱石膏。酸性霧氣是使含鈣石材表面失光的主要原因。
(5)鹽堿斑與白華:鹽堿斑是鹽類或堿類在石材微孔隙中形成的白色固體。白華是從石材接縫中流出的白色物質,屬于鹽堿斑的一種。
(6)裂紋與凍損:前面所述的各類鹽的結晶或水合作用都具有很大的膨脹壓力,在許多情況下足以造成石材裂紋,而水結冰是造成石材裂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7)斑和油污斑:油斑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一是由有關器物上的油脂,如機油、潤滑油等的泄露和擴散而滲入石材微孔;二是由于人類菜食等的食用油污染,例如餐廳、過道和房間中的油跡;三是由于地面對面和墻面條蠟、上保護油等不均勻報致。
2、裝飾石材的清洗與翻新
石材的病癥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石材微孔被異物占據,而石材本身微結構還未受到明顯破壞,例如,多數銹黃斑、有機色斑、鹽斑與白華、水斑、油斑和油污斑等等。對于這類病癥,專業清洗是首選方法。另一類是石材微結構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例如表面失光、粉化、起殼剝落、孔洞、裂紋等。對于第二類病癥,一般使用翻新方法。
2.1專業清洗
專業清洗是針對石材病不同成因和不同對象進行清洗的方法。一般講,石材深層清洗至少應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1)清洗劑經過滲透過程進入石材的微孔隙
(2)清洗劑在石材微孔隙中與污垢分子發生物理的或化學的作用。
(3)通過吸出或稀釋等步驟清除清洗作用后的殘留物。
石材深層清洗中值得注意的問題有:
(1)應先作試驗。
(2)謹慎選擇清洗劑。
2.2 翻新
翻新是針對石材病引起的表面或表層微結構破壞而進行處理的方法。磨拋、噴沙和涂層是最基本的翻新操作手法。
天然石材表里如一,磨拋可以使表面失光、表層粉化剝落、表面溶蝕的石材恢復原有的光亮外觀。一些新的磨具、磨料和化學助劑的結合可以使翻新后的石面達到90高斯以上的鏡面光澤度。
噴沙楊稱粒子噴射,可使毛面和不規則表面的石材恢復原有的天然外觀,對毛板、火燒板和雕塑都有較好效果。
涂層的目的是掩飾遮蔽,做得好涂層幾乎能以假亂真。
3、清洗與翻新后的防護
在清洗和翻新處理以后,由于石材的微孔隙已經被打開,增大了比表面積,使其對灰塵和污液的吸附能力加大,若不及時作防護處理很容易再次被污染。這里只提幾點基本要求:
(1)較好的防護性
(2)較好的相容
(3)較好的耐候性和重要性
當然,為了預防石材深層污跡等末病的發生,石材界應該重視從開采到安裝各個工序的防護劑進行處理應是預防石材病的最明智做法。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